——游金沙遗址的震撼
原以为那不过是一处荒僻乏味的地方,遗址遗迹呗,不看也罢。实地一游却甚为震撼:且不谈馆外绿化之悦目,展馆建筑之古朴;步入遗迹馆竟似“斗转星移”倏然置身于时空的转换。长达63米的大跨度钢结构宛若天穹,高大的玻璃墙通明透光;踏上光洁铮平整的木地板,十米开外,平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已豁然眼前:一条弧形步道从场中穿过,沿梯级便可直接下到3000年前——实实在在地踩在殷商时代的地层上。
贴在坑壁上的一排数字1、2、3……8分别标示着不同年代的土层:从近现代下至明清、唐宋……定位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。
尽管没有先祖的遗骸,找不到一处文字的痕迹;但一处处、一坑坑,图文标示出的金、玉、铜、石等6000多件珍贵文物以及数百根象牙、数千颗野猪獠牙、数千只鹿角,却令人对3000年前的先祖肃然起敬:炼金、冶铜、围猎、祭祀,是生存活动造就了人类智慧,还是人类智慧点燃了荒野的明灯?智慧,你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翼,缘何进入了人类的基因?是上帝的杰作?又承载着怎样的天命?
图片在坑穴间切换,步履在梯级间踯躅;目光在土层间逡巡,想象在时空中驰骋。人类是怎样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,完成了刀耕火种的开拓;进入了畜牧农耕的时代,丰富了天圆地方的想象?一尊玲珑剔透的十节玉琮更令人叹为观止:这是一件专门用于祭祀天地的礼器,系由软玉雕琢而成。其形状外方内圆,象征着“天圆地方”的宇宙观;中有一孔相通,传达着“贯通天地”之义。全器通高22。3厘米,共分十节,每节都刻有四个简化神人面纹;琮的一面上端还刻有一神秘人物:头戴长长的冠饰,双手平举,长袖飘逸,袖上还有羽毛形装饰,双脚叉开,仿佛正在舞蹈。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!( 文章阅读网: )
而它,竟是属于4000年前良渚文化的产品!在既没有青铜、又没有钢铁的良渚时期,对硬度超过一般岩石和金属的玉料,是怎样加工成如此尤物的呢?观此,顿觉肃然:今天,掌控了激光技术,操纵着电子加速器的我们,又将以怎样的玉琮传给后人?除了科学技术,是否也需要那份祭祀天地的虔诚?
从底层的商代废墟再回到今天的时空,踩在锃光瓦亮的实木地板上。环顾这本世纪一流展厅,你不能不骄傲而激动地想到:人啊,人!当年与我们一路走来的大象们,至今仍在穿林越野,风餐露宿,甚或成为人类的观赏动物,代步工具;然而人,却已飞跃到了电脑时代。且不谈车流如织,高楼如林;人类已经实现了登月的梦想,在无垠的广宇中走出了足迹。
孟子曰:“心之官则思”,托起人类的正是心智与憧憬。我这才悟及:何以偌大一处遗址却只是一处祭祀场?祭祀乃古人对天地、神灵、祖先的祭拜典礼,目的主要是弭灾、求福、报谢。天地有大美,也有大威;四时虽有序,灾害却莫测。敬畏天地,乃人心对自然的解读,也是人类延续生命的不二法门。在物质匮乏的远古,我们的先祖竟义无反顾地将如此珍稀宝物:金、玉、象牙……都用于祭祀,其敬天畏地之感何其强烈,和谐自然之愿何其虔诚!“夫祭者.非物自外至者也.自中出生于心也.心怵而奉之以礼.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.”由是,屈原面壁而呵,挥就出千古奇文《天问》;古人殚精竭虑,写出了创世史诗《山海经》、中医宝典《黄帝内经》……。由是,方有了漏刻、圭表、浑天仪、地动仪……;巍巍华夏方能千载雄踞于世界之林。诚如是,“天人和一”的信念确已浸入了人类的血脉基因:否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,环保意识怎会骤然唤醒全球:从珍惜一滴水到消灭核武,从植树造林到保护生态平衡?
一株举世罕见的千年乌木(树龄在千岁以上,生长于6000年前的远古),不啻重现了一个林木葱茏的古代林野;那数以吨计的象牙,又将我们带回野生动物繁盛的远古社会……
人类正是脱颖于斯,植根于斯,至今仍呼吸着绿色植物制造的氧,朵颐着动物的供养,驰骋在泥土造就的大地上,飞行于富含氮、氧的空间。
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本身——金沙遗址在无声地提醒;
我们将以什么留给后人——考古从来向大地追问。
步出展厅,室外是一处处醉人的绿;套用一句网友的话,那绝对是“养眼”。何等惬意,何等悦目赏心。穿过闹市,历经城乡,而此处却恰似人间天堂,整个儿一人间仙境。静,静到只听得风声鸟语……一切,连同你自己,都化作了身外的绿;无需去辩是树还是草,是光还是影。
人生,该有几番这样的沐浴方得清净心?为人,进得这样的时空方与自然融为一体。此时此刻,细细体味,真个儿是“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,双手握无限,刹那是永恒”
是巧合还是天意?是祭奠还是传承?是祖宗的阴德在寸土如金的城市中庇佑出了这块绿地,还是金沙遗址的磁场聚敛了威不可侵的天地灵犀?人与自然和谐到这份上,是偶然也是必然,是现实也是梦境;是史诗也是憧憬,是演示也是启迪。
上一篇:留言优美语句75条【汇编三篇】
下一篇:溺爱有害无益